科技.人文聯合講座/落花有意,湖水留情

科技.人文聯合講座/落花有意,湖水留情


漢人自大陸渡海來台始於明鄭,後因清朝實行海禁,「不許一板入海」,初時來台漢人多屬偷渡,「六死、三留、一回頭」,只有三成的人留了下來。清朝政策反覆,八開八禁,來台漢人從清初的卅萬人到清末有二百五十五萬人。漢人起先於西部屯墾,到了一七八七年(乾隆五十二年),吳沙率領漳、泉、粵三籍兩百多人進入宜蘭平原,先在頭城落腳,不斷南拓,大約一世紀後,一八七四年,漢人播遷到蘇澳,滿布蘭陽平原。

廿年前,我和同仁展開宜蘭冬山鄉梅花湖的研究,那是一座三面環山的天然湖泊,設有環湖道路,全長約四公里。中研院史語所的林淑芬博士是花粉學家,她細心研究湖底岩芯,建立了梅花湖地區過去五百多年來的植被變化史。

從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中期,該地喬木灌木繁茂,到了一八六○年之後,樹林消退,代之以大量蕨類增生;花粉的組成也出現變化,赤楊、野桐以及山麻黃大量增加,均為生態演替的先鋒物種;另方面,喬灌木紫薇屬快速式微,大型喬木楓香樹幾乎絕跡。植生變化表明梅花湖附近經歷了人為的刀耕火種,森林焚毀,草類繁生,花粉中出現越來越多的禾本科(稻、竹之屬)和艾草(芳香,可做藥用)。總體而言,漢人來到之後,當地原始的植被狀態就一去不復返了。

岩芯中有機碳的濃度從一九○○年起一路上揚,暗示湖邊附近植物茂盛,生產力發達,然而黑色的泥質沉積物突然被一層黃色的粉砂截斷,原來是因為湖泊上方的山坡上從一九七○年開始興建「三清宮」,在各岩芯中留下了七到十二公分厚的黃色泥沙,成了破壞生態的鐵證。

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」!我們重建了宜蘭梅花湖周邊的人類活動史,可與宜蘭縣誌等歷史文獻相互驗證,形同一場科學與人文的跨時空對話!

「花飛莫遣隨流水,怕有漁郎來問津」,這南宋的詩句如今要改一改了:我們十分慶幸當年花謝花飛、花粉滿天,落到了梅花湖裡留下證據,一百五十多年後我們這些現代「漁郎」因而知道了當年漢人遷入宜蘭之前的原始生態。

環境需復育,我們雖然無法反璞歸真,回到當年一塵未染,但總有了個參照基線。當年花木無言,花粉入泥,如今我們得以反省與復育,原來「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」!(作者為台灣社會責任公益減害研究發展協會執行長)

資料來源: 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39/6368633?utm_source=lineapi&utm_medium=share